作者: 湛江中心人民医院 来源: 湛江中心人民医院 编辑: 湛江中心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 2013-01-23 点击数: 1290
冠心病是一种慢性病,是由于供养心脏的冠状动脉管壁斑块形成、血管硬化、狭窄等病变,造成心肌血供不足导致的疾病。冠状动脉的病变,是一个进行性的、长期的过程:随着年龄的增加,血管壁会形成纤维斑块,逐步发展成纤维斑块和粥样硬化斑块,当血管腔狭窄50%甚至75%,人在安静时还是可以没有任何症状,但是在运动量增加、情绪激动等情况下,就可能出现胸闷、胸痛等症状,严重的情况下,血管上的斑块还会破裂、脱落,由此形成血管内血栓,造成严重的急性心肌缺血,临床表现心肌梗死。主要分为:
无症状型冠心病(或称隐匿型冠心病)
临床上无症状,但有心肌缺血的心电图表现,可发展成心绞痛、心肌梗死。
心绞痛型冠心病
表现为发作性胸骨体上段或中段之后出现压榨性或紧缩样疼痛,发作频率为1日多次,数天1次或数周1次,每次持续约3-5分钟,同时伴有心慌、心悸、气短、乏力等症状。
心肌梗死型冠心病
持续性胸痛,伴有大汗淋漓,濒死感,大约50%~81.2%的病人在发病前会有全身乏力、心慌、胸闷等表现。
缺血性心肌病
表现为心慌,心跳时快时慢,伴头晕、甚至发生昏厥,夜间不能平卧入睡,有时会出现痰中带血,不能从事日常活动。是由于心肌的血液长期供应不足,纤维组织增生所致。心脏增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为其三大主体症状。
冠心病猝死
猝死型冠心病是冠心病中危害极大的一种类型。是在冠状动脉疾病的基础上一过性的心肌功能障碍和电生理紊乱,引起严重的心律失常所致,可无任何先兆发生,突发心脏骤停而死亡。
由于冠心病的发病率高,死亡率高,严重危害人类的身体健康,从而被称作“人类第一杀手”。其中,“早防早治”是防治冠心病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根本对策,冠心病的二级防治主要是:
一级预防 即得病之前的预防,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对各种冠心病的危险因素进行有效的防治。
二级治疗 冠心病的二级预防是指对已患有冠心病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服用药物,控制其发展和防止并发症,减少患者由于疾病进展而引起的死亡、致残等严重后果。病情得到控制后也不要擅自停药,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坚持日常用药,以预防再次发生。
专家简介 卓名 科副主任 主任医师 教授
1992年毕业于广东医学院医疗系。
专业特长:神经内科、急诊内科、老年病,擅长于治疗各种脑血管病、癫痫发作、帕金森病、脑炎等神经疾病及各种危重病、急性中毒的救治,尤其是在老年神经病学有丰富临床经验。发表国家级、省级医学论文10篇;参加国家级科研课题一项,并获一等奖。省级科研课题二项。
门诊时间:周三全天,周六上午
门诊地点:内科门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