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息肉趁早摘
作者:
湛江中心人民医院
来源:
湛江中心人民医院
编辑:
湛江中心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
2013-01-23
点击数:
1398
胃肠息肉是指隆起于胃肠黏膜上皮并向胃肠腔突出的局限性病变。根据息肉所处消化道部位的不同,分别称为食管息肉、胃息肉、小肠息肉、大肠(结肠和直肠)息肉等。其中,胃息肉和大肠息肉最常见。胃肠息肉大多为单发,多发约占20% ,少数患者胃肠道内息r4数量很多,称为胃肠道息肉综合征。
胃肠息肉是常见的消化道疾病之一,部分人会因腹痛、大便出血、黏液便就医时被检出,但大部分患者无症状,常在体检时被发现。
息肉按组织学特点可分成四类:腺瘤性息肉 错构瘤性息肉、炎症性息肉和增生性息肉。炎症性息肉与肠道的炎症反应有关.生长十分缓慢.基本不会癌变。腺瘤性息肉又可分为腺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和绒毛腺管状腺瘤三种。研究表明.腺瘤性息肉癌变率为5% ~40% .其中.绒毛状腺瘤癌变率最高为25% ~72% .错构瘤性息肉、增生性息肉癌变率极低。此外.息肉越大.癌变的概率也越大。
高频电凝,轻松摘除息肉。一旦发现有胃肠息肉.医生均主张做内镜下息肉摘除治疗,以防息肉癌变。在内镜治疗中,最常用的是高频电凝摘除,用高频电流将接触到圈套的组织烧灼、切断.完整、快速地摘除息肉并彻底止血。该方法操作简便、患者无痛苦、费用低廉并发症较少,一次能摘除多枚息肉并能获得整个息肉的病理检查结果。适应症:① 无蒂小息肉;② 有蒂息肉 但蒂小于2厘米者;③息肉呈宽基底 但直径小于2厘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