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三九天灸时 穴位贴敷祛顽疾
作者:
湛江中心人民医院
来源:
湛江中心人民医院
编辑:
湛江中心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
2013-01-23
点击数:
1388
天灸疗法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子午流注时间治疗学与特定中药相结合,在特定的穴位治疗某些疾病的方法。冬天的“三九”天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此时阳气敛藏,气血不畅,皮肤干燥,毛孔闭塞,好发于冬季的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往往在此时发病及加重。此时选用辛温走窜、温里祛寒之品敷贴穴位,可以扶正助阳祛寒,祛除冬病宿根,达到防病、治病、保健及强健体魄的目的。
中医提倡“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养生原则,那是因为春夏是阳长阴消的阶段,顺应阳长的气化趋势养阳,效果比其他季节好。秋冬是阴长阳消的阶段,顺应阴长的气化趋势养阴,效果比其他季节好。阴阳是互根互补的,阴为阳之基,无阴则阳无以化;阳为阴之动力,无阳则阴无以生。所以秋冬养阴,也就是为了春夏的阳有根基;春夏养阳,那么秋冬的阴才有动力。所以夏养三伏、冬补三九。冬季三九穴位敷贴不仅能巩固夏日“冬病夏治”敷贴的效果,还能控制冬天疾病的发作,达到冬夏皆治,使疗效相得益彰。同时贴三九还可以防治诸如小儿春季感冒、哮喘、咳嗽、支气管炎、肺炎等好发于冬春季的呼吸系统疾病,从而达到冬病冬治、春病冬治的效果。连续坚持三年三伏三九灸疗效显著,使病情好转,甚至痊愈。如果已经贴过“三伏贴”,最好再继续贴“三九贴”以巩固治疗,可减少冬季发病的几率。即使夏天没有贴三伏贴,冬天仍然可以贴三九贴。贴敷治疗三年为一个疗程。建议最好三年内的每个三伏天和三九天都要按时贴。
三九穴位贴敷疗法副作用小,患者承受的痛苦小,药物经皮肤吸收不经胃肠代谢,保护脏腑功能,药力专,吸收快,起效速。患者普遍反映接受敷贴治疗后,发病次数明显减少、发作程度减轻,而且体质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机体免疫力增强。
今年我科开展“三九贴”具体时间如下,敬请留意:
一 九:2012年12月21日(星期五)
二 九:2012年12月30日(星期日)
三 九:2013年 1 月8 日(星期二)
加 强 灸:2013年 1 月17日(星期四)
天灸注意事项:
1.适应症: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阳虚、阴寒为主的慢性病(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肾虚腰痛、颈肩腰腿痛、阳痿、遗精、月经不调、痛经等),小儿体弱易感冒及平常虚弱多病而体质偏寒者防病保健等。
2.敷贴对象:2周岁以上的儿童及成人。
3.禁忌症:孕妇,严重皮肤病及皮肤外伤破损,肺结核,肺癌,支气管扩张,急性咽喉炎或正在发烧患者
4.敷贴时间:根据病情及患者皮肤承受度,2-8小时不等,一般成人2-3小时,儿童1-2小时。幼儿及严重心脏、肝脏疾患、糖尿病患者要注意掌握贴药时间。
5.敷贴期间禁食:生冷、煎炸油腻、辛辣食物及易致发脓的食物(如:牛肉、羊肉、狗肉、鸭肉、鹅肉、花生、虾蟹、韭菜等)。
6.贴敷反应:局部皮肤会出现灼热、红润,表明药物已渗入经穴,气达病所。对于残留在皮肤的膏药,可用温水或植物油轻轻拭去,勿用肥皂等有刺激性物品擦洗。若因贴敷时间过长出现水泡或皮损,应避免抓搔、保护好创面,防止感染,严重者应及时就医。
7.贴药要求:为保证贴药时间,贴敷期间请勿剧烈运动,以免出汗致敷药脱落。
咨询电话:3157561(中医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