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哮喘是儿童期最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性喘息
,呼吸困难,胸闷或咳嗽。
1、心理指导
哮喘是巨噬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
T淋巴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引起气道高敏反应。儿童哮喘的预后较成人好。30%~60%的患儿可完全治愈。因此给予患儿及家长心理上的疏导和疾病知识的介绍,指导调整好心态,积极配合治疗同时避免周围环境的不良影响,及时提供有效的治疗信息,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治疗的依从性,以良好的情绪接受治疗。
2、治疗指导
告知患儿家长治疗原则为长期、持续规范和个体化治疗。采用口服,皮下注射,静脉滴注或吸入疗法等方式给药,其中吸入疗法具有起效快、不良反应小、无侵入性损伤操作等优点。是目前国际上哮喘治疗的首选方法。常用的药物有沙丁胺醇、普米克令舒、特布他林等。现临床常用高压泵雾化代替以前的雾化,其作用是药剂量小(
2--3 ml),雾化颗粒小(4--5 μm),可达肺细支气管甚至肺泡,能快速有效的缓解气管痉挛,止痰化咳,特别是针对哮喘持续状态。每个新患者接受吸入疗法时,我们应耐心细致的讲解使用方法、注意事项,让患者反复多次的练习,知道掌握正确方法。发作期治疗重点为抗炎、平喘,快速缓解症状,缓解期应坚持长期抗炎,避免诱发因素,增强自我保健意识。在药物使用方面应尽量使用不良反应少的,以抗炎药物为主导,尽可能少用或不用β2受体激动剂。
3、预防过敏源,减少复发
呼吸道感染是哮喘发作的主要病因,非特异性刺激物(如灰尘、烟、化学气体、油漆、冷空气)、气候变化、剧烈运动、食物(如鸡蛋、花生和鱼虾)和药物(阿司匹林)均可能成为诱因。指导患儿及家长注意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物,不去人群拥挤的公共场所,病室定时通风换气,紫外线每日照射两次,有过敏物质时应采用脱敏疗法,达到免疫耐受,并杜绝再次接触过敏源。指导家长长期正确使用糖皮质激素,气雾治疗是康复的关键,其剂量应个体化,采用接受治疗方案。
4.
4、出院指导
出院前制订详细的指导计划。
(1)按时劳逸结合,预防感冒,防止复发。
(2)增强体质,预防感冒,防止复发。
(3)控制过敏源,避免诱发原因,勿剧烈运动。
(4)对家属进行健康教育,使他们担当帮助、支持、监督患儿完成整个治疗计划的重任。
(5)建立医患联系卡,设计复诊计划,随时欢迎患儿及家长咨询或复诊,达到建立一个良好的长期的护患合作伙伴关系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