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中心人民医院

健康湛江

医院电话

0759-3157999

湛江中心人民医院

超声检查发现胆囊息肉怎么办?

作者: 湛江中心人民医院 来源: 湛江中心人民医院 编辑: 湛江中心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 2013-11-19 点击数: 2464


    平时不少人在腹部超声检查或常规体检中被告知有胆囊息肉而一头雾水甚至恐慌不己。到底什么是胆囊息肉?它要不要紧?又该如何处理?
    所谓的胆囊息肉其实是指胆囊息肉样病变,它是指一组由胆囊壁向囊腔隆起的局限性病变。从病理角度上来看,它是一组性质不同的疾病,不仅包括肿瘤性息肉(主要包括各种腺瘤),亦包括非肿瘤性息肉。随着超声诊断技术的进步,这种病变的发现率不断上升,多数报导超声检查发现胆囊息肉样病变的发病率为1%-9%。
    变超声图像表现为由胆囊壁向腔内小结节状或乳头状隆起,不随体位改变而移动。超声检查能确定胆囊息肉样病变的数目、位置和大小,但不能完全确定病变性质。高分辨力彩超能检查出直径2mm的病变,对胆囊息肉样病变诊断率可达83.3%-93.5%。对于小于5mm的病变,其他影像方法的检出率远不及超声。
    本病一般可无症状,少数患者表现为慢性右上腹痛、上腹饱胀等消化不良症状。部分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由于合并胆囊炎、胆石症而有反复发作性胆绞痛、发热等症状。由于胆囊息肉样病变在临床上多无特异性症状且腹部体查多无发现,因此不易诊断,容易漏诊及误诊,而其诊断主要依赖超声。
    非肿瘤性息肉,约占胆囊息肉样病变的80%以上,其中又以胆固醇性息肉最常见,其次为炎性息肉、腺瘤样息肉和腺肌增生等。肿瘤性息肉以腺瘤最常见,其次胆囊癌、血管瘤、平滑肌瘤、脂肪瘤、血管肉瘤、平滑肌肉瘤和淋巴瘤等。胆囊息肉样病变的病因尚不清楚,但一般认为非肿瘤性息肉的发生与胆固醇代谢紊乱和慢性炎症有密切关系。胆固醇性息肉是胆囊黏膜下大量的吞噬胆固醇结晶的泡沫细胞聚集,隆出于胆囊腔内。炎性息肉则是一种炎性反应性病变。由于一部分的肿瘤性胆囊息肉样病变可能会发生癌变,故对胆囊息肉样病变的治疗关键在于如何区别肿瘤性息肉和癌前病变的息肉,一旦确诊为这类病变,则应及时手术切除。对于非肿瘤性息肉一般不需特别治疗,只要定期的超声追踪检查即可。
    由于一部分的胆囊息肉样病变会发生癌变,近年来已引起广泛重视,越来越多的胆囊息肉样病变进行了手术治疗。理论上并非所有的胆囊息肉样病变均需手术治疗,根据前述发生癌变的高危险因素,一般建议对胆囊息肉样病变按照以下原则处理:
    (1) 无临床症状,且直径小于5mm,可长期超声复查。
    (2) 无临床症状,但直径在5mm~10mm之间,则以超声每6-12个月定期追踪,一旦发现有突然增大,则需及时手术治疗。
    (3) 对伴有胆道症状或结石者,无论息肉大小均应手术。
    (4) 直径大于10mm的息肉,无论有无结石均应手术。
    (5) 伴有胆囊壁不规则增厚者,应手术治疗。
    (6) 伴有胆囊功能丧失或胆囊功能不全者均应手术。
    (7)所有无蒂或基底宽度大于10mm的胆囊息肉样病变均应手术。
    在手术方式的选择上,传统上采用剖腹胆囊切除术,但近年来随着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成熟,胆囊息肉样病变的手术治疗更多趋向这种微创的术式。

地址:广东省湛江市赤坎区源珠路236号(南门)、广东省湛江市赤坎区康宁路(北门)

医院电话:0759—3157999

邮编:524045

医院网址:www.dr0759.cn

版权所有:广东省湛江中心人民医院 Copyright 2008 dr0759.cn All Rights Reserved.网站备案号:粤ICP备110875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