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袁欣 黄勍 来源: 宣传科 编辑: 袁欣 发布时间: 2024-10-26 点击数: 499
【编者按】
在医院的每一天,都被一些东西感动着!那些关于疾病、疼痛、疗护的生命体验汹涌澎湃,那些面对病魔不屈服、不顺从、不妥协的生命力惊心动魄,那些医患间仁爱、温暖、质朴的人性光芒熠熠生辉。
我院官方微信号特开设“谢谢你,信任我”叙事医学专栏,讲述医院故事,传递医学温度。
该栏目接受社会投稿,期待倾听您与中心医的故事,分享那些扣人心弦的生命瞬间。来稿请发送至邮箱xjb0759@qq.com。
“我们一定要找到陈医生,说声谢谢!”
看到如今长大成人的儿子,陈女士欣喜不已,心里愈发感念18年前难产时,不舍昼夜,一直守护她们母子平安的我院妇产科大夫陈娟。
陈娟:“小妹,不能睡觉啊,咱们要一起加油,使劲用力,坚持就是胜利。”
2024年8月26日早晨,天朗气清,惠风和畅,陈女士带着儿子来我院,为当年的救命恩人陈娟医生送来感谢锦旗。
回想起2006年4月30日这天的生产经历,陈女士至今记忆尤新。一大早,头胎怀孕已足月的她发现自己见红了,当天11点出现宫缩,她随即入住我院产科,等候生产。
当时,B超显示,陈女士腹中胎儿头型偏大,脐带绕颈三圈,且羊水偏少,值班医生陈娟考虑她自然分娩风险偏大,随即与其家属商量,建议行剖宫产。
陈女士对这一建议表示理解,然而,想到自己怀孕前已经经历了两次腹部手术,她坚决选择自然分娩。
看到意志如此坚定的孕妈,陈娟医生默默扛下了所有压力,一直密切观察她的产程变化。
等到天都黑了, 陈女士还没有分娩。
夜渐渐深了,喧嚣的医院逐渐安静下来。此时,陈女士子宫收缩引起的腹痛感越来越密,疼痛的程度也越来越强烈了。
半夜的产房,气氛紧张。2006年5月1日凌晨3点多,陈女士十分倦怠,陈娟医生为她挂上液体,补充能量,加强宫缩,还悉心地为她擦去额头的汗珠,鼓励她:“小妹,不能睡觉啊,咱们要一起加油啊,使劲用力,坚持就是胜利,加把劲,孩子就出来了。”
此时此刻,因错过剖宫产的最佳时机,如不尽快结束产程,有可能一尸两命。分娩进入焦灼阶段,可谓是骑虎难下。
已经持续工作近20多个小时的陈娟医生,顶着巨大压力,冷静沉着,迎难而上!
为了让陈女士补充体力,陈娟医生还找来一瓶饮料,一边喂她喝下,一边继续鼓励她用力,2006年5月1日凌晨5点,陈女士分娩出一男婴。
还没来得及高兴,看着全身发绀的宝宝,陈娟医生又投入紧张地抢救,终于,一声响亮的啼哭响彻产房。
“这声啼哭太好听了!”
1天1夜的努力,迎来了峰回路转的生命奇迹!
18年前的产妇陈女士带着长大成人的儿子为陈娟医生送来感谢锦旗
陈女士:“您在床边跟我讲的话,我到今天都还记得!”
18年后的重逢,一种见证生命茁壮成长的喜悦感温暖着每个人。
如今,陈女士的儿子已考入西南财经大学,成为了一名金融科技专业的大一学生。
从儿子上幼儿园到上大学,这期间,陈女士5次回医院寻找陈娟医生,想要当面致谢,前4次均未遂人愿 ,但她都没有放弃。
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一次,陈女士终于如愿以偿。
“当年难产,您陪着我一天一夜,护我母子周全,今天,我带着孩子向您道谢来了。”陈女士感激不尽,“您在床边跟我讲的话,我到今天都还记得。”
陈女士身体力行,教会儿子不仅要学业有成,更要成为一个懂得感恩的人,回报社会。
30多年来,因工作需要,陈娟医生在多个医疗服务岗位任职,始终坚守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从医初心。
陈娟医生说:“作为妇产科大夫,产妇把生命交给自己,我们再困、再苦、再累,和她们的生命相比,都微不足道。”
医患间的双向奔赴,让这份牵挂因时光沉淀,愈加真挚厚重。
像陈娟医生这样的妇产科大夫,在中心医还有很多,他们是被群众来信点名表扬的吴菲远医生、林心苗医生、王巍医生、唐倩护师、周小霞护师……
“大爱无疆、大医精诚。”正如群众所言,我院妇产科医护人员用智慧与汗水,辛勤付出,守护粤西妇女儿童的生命健康。他们赢得了患者信任,和谐了医患关系,为健康广东做出了应有贡献。
这是一份属于人民医生的无上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