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陈蕴祯 来源: 血液内科 编辑: 王 倩 发布时间: 2020-09-23 点击数: 4807
为了迎接国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日,普及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以下简称“慢粒”)知识,增进医患、患患之间的沟通,9月22日下午,我院血液内科在五号楼五楼示教室召开了以“‘慢慢’人生路,爱相随”为主题的患教会。
会上,吴主任从慢粒患者应如何规划生育、待产期间应如何检测疾病以及慢粒治疗中意外怀孕应该如何处理三个方面向患者们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慢粒患者生育管理》,详细解答了慢粒患者对生育方面的疑问。
作为优质服务的延伸,主任与护士长牵头建立了慢粒患者微信群,为医患及患患交流搭建了便捷的通道。
患教会最后的疑问解答环节仍然精彩不减,各位患者踊跃发言提问,吴主任和龚护士长一一耐心解答。
会后,与会患者对此次患教会提供的学习交流机会表示感谢,充分肯定了我院医疗护理工作。
至此,本次CML患教会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圆满落幕。至此,本次CML患教会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圆满落幕。
小科普:
1、慢粒的概念及慢粒日的由来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是由白血病干细胞无限增殖引起的多能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 , 在白血病分类中是发病比较缓慢的一种,约占成人白血病比例的 15-20%。费城(Ph)染色体是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细胞遗传学标志性特征,由9 号染色体上的ABL 基因与22号染色体上的 BCR 相互易位得到的主要产物,也因此,国际上把9月22日定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日。
2、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诊断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在慢性期症状不典型,一些患者是通过体检时发现白细胞明显升高及脾脏明显增大,进一步检查才得知自己患上了慢粒。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诊断根据症状体征、血常规、骨髓检查、BCR-ABL融合基因检测结果综合判断。
症状和体征:
?脾脏肿大:腹胀、腹部不适或疼痛、饱腹感、排便习惯改变;
?贫血:疲乏、皮肤苍白、活动后呼吸短促;
?出血:早期无出血,后期有皮肤瘀点瘀斑、紫癜、牙龈渗血;
?其他:夜间盗汗、体重减轻;
?检验结果:全血细胞计数与分类: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分类可见不同成熟阶段的白细胞增加,以中晚幼粒细胞为主,红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增高或正常,嗜碱性粒细胞比例/绝对值增加;
?骨髓检查:染色体核型分析存在费城染色体t(9;22)(q34;q11);
?BCR-ABL融合基因检测:BCR-ABL1融合基因阳性。
3、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分期
慢粒分为慢性期、加速期和急变期,90%以上患者在诊断时均处于慢性期,若不治疗易进展为加速期或急变期,治疗会变得困难且效果差,所以早期规范治疗非常重要。
?慢性期:外周血或骨髓中原始细胞<10%;无自觉症状或非常轻微,可有乏力,左上腹坠胀;
?加速期:外周血或骨髓中原始细胞10%~19%;不明原因高热、体重减轻和食欲不佳;
?急变期:外周血或骨髓中原始细胞≥20%;原始细胞浸润髓外组织,常见发热、出血、贫血、骨痛等类似急性白血病症状。
4、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
随着分子靶向药物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 的问世, CML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存周期有了极大改善;目前治疗以口服TKI靶向药物为主,只要坚持规范治疗约90%的患者可长期与疾病共存,CML已演变成像糖尿病、高血压病一样的慢性病;随着对该病治疗的深入研究,将来甚至可以达到停药的目标